中国半导体网 - 半导体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技术创新 | 企业动态 | 热点快报 | 人物专访 | 市场分析 | 行业动态 | 应用天地 | 专题报道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市场分析 > 再有巨头设研发中心:西安,新“半导体之都”!
L.biz | 商业搜索

再有巨头设研发中心:西安,新“半导体之都”!

信息来源:bandaoti.biz   时间: 2021-05-27  浏览次数:40

  根据公开消息,比亚迪前不久前宣布“西安半导体研发中心即将启用”,并将发布全新产品。

  目前,西安高新区已拥有三星、美光等半导体生产巨头,加之多个中国手机巨头已设立的研发中心,西安“北方研发之都”和“北方半导体之都”身份开始逐渐浮出水面。

  观察:比亚迪再度“重仓”西安

  陕西省半导体产业发展现状究竟如何?对此,『城记』对话了陕西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的何小宁主任,得到以下主要信息:

  目前,陕西省现有半导体企业、科研院所及相关机构200余家,从业人员近6万人,产业规模在全国排名第4

  其中西安是陕西半导体的发展中心据陕西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20年陕西省半导体销售总额约为1236亿。2025年的目标,产业规模将达2000亿。

  这次即将启用的位于高新的比亚迪半导体研发中心,在比亚迪官方说法中西安被赋予极高地位:

  “西安半导体研发中心将配备近千人的研发团队,是比亚迪半导体精心布局的全新研发基地,承担着开启新一轮半导体创新与研发攻坚战的使命,更蕴藏着绘制高效、智能、集成新型半导体未来宏图的巨大能量。”

  梳理历史,比亚迪自2002 年进入半导体领域,近些年研发速度加快,研发成果不断呈现。

  

  比亚迪半导体研发中心◎来源/比亚迪半导体公号

  据悉,2009年比亚迪半导体推出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IGBT芯片,2018年在宁波推出IGBT4.芯片。截止2020年底,以IGBT为主车规级功率器件累计装车超100万辆,单车行驶里程超100万公里。

  这次,比亚迪半导体“将充分利用西安在集成电路方面的人才资源、供应链资源及客户资源,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智能控制IC等半导体产品的设计及服务,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研发和技术实力。”

  作为“北方总部基地”的西安高新区,一直都是比亚迪的“重心”所在。

  数据显示,比亚迪先后在西安布局汽车、电子、轨道交通和汽车金融等产业。截至2020年,比亚迪在西安已累计投资227亿,实现工业总产值2832亿,上缴税金126亿,解决4万人就业

  其中,比亚迪在西安累计生产乘用车约419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达40.7万辆。

  IGBT芯片◎来源/比亚迪半导体公号

  对于西安研发中心,比亚迪半导体承载着重要使命:新一代更高性能IGBT6.0芯片,计划在西安发布。其自主研发的高密度沟槽栅技术,相较同类产品在可靠性及性能上将实现重大突破。

  半导体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手机、电脑家电、自动驾驶、通信、医疗、新能源设备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必不可少的设备支撑。

  目前。我国半导体行业处于弱势,2019年自给率不足30%,集成电路贸易逆差达2040亿美元,长时间被“卡脖子”。比亚迪半导体研发的动作及其成果,显得意义非凡

  至此,在高新区的带动下,西安“北方研发之都”“北方半导体之都”身份开始逐渐浮出水面。

  打造:西安产业新名片

  作为电子设备最重要的“大脑”,“芯片”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个角度上来讲,半导体产业相当于先进制造业的皇冠。

  上文说过,2020年陕西省半导体销售总额约1236亿。产业规模,从2011年全国第8名上升至第4名,仅次于江苏、上海、和广东。

  从产业集群看,“陕西看西安,西安看高新区”,西安高新区已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基地。这里,有几个关键的节点:

  2005年,第一个投资过亿外资项目——美光半导体基地落户西安高新区。2012年落户的三星,今年下半年二期建成后,新增产达每月13万片,占其全球产量40%,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闪存芯片生产基地

  西安三星半导体生产园区◎NEWS

  这两个巨头带动效益明显,仅三星就带动空气化工、住化电子材料、秀博瑞殷等120余家上游核心配套企业和省内外200余家配套服务企业,还布局包括三星半导体、三星环新动力电池、三星数据研发中心等7家公司的11个项目。

  从就业来看,其增加就业岗位1.6万个,为陕西培养了5000余名优秀半导体专业人才。

  三星“龙头效应”也愈发明显,带动子等一批行业龙头也纷纷落地,高新区初步形成“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测”半导体产业链,存储芯片月产能将突破25万片。

  比亚迪在西安高新区设立半导体研发中心,“千人级”规模,成为近些年西安信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崛起的重要信号。

  高新区夜景摄影/马浩?来源:高新区

  要知道,中兴、荣耀、小米、OPPO、vivo等手机巨头的“五大龙珠”,均已聚集西安,在高新区设立研发中心

  因为“芯片事件”,“荣耀”手机品牌从华为剥离。实际上,西安是堪称荣耀“故乡”。华为2001年落户西安,『西研所』占全部研发人员13%左右。目前,西安成为华为除总部外最大的研发基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核心在于人才。可以说,西安已成为国内的新研发和生产之都。诸多世界级品牌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的设立,意味着这座城市发展的未来可能性。

  势能:西安发展的下一步

  不久前,正式官宣常住人口达1295万的西安重新进入中国城市发展第一阵营。未来城市竞争的重要战场,就有先进制造业。这方面,谁能抢占先机,就能占据经济持续增长的动能。

  步入发展快车道的西安,2021年第一季度交出一份答卷:生产总值2459.94亿,全国第19位。

  作为经济发动机,高新区今年一季度GDP增长12.7%达636.59亿,占西安四分之一。刚刚过去的第五届丝博会上,西安高新区这次签约落地项目多达53个,引资金额达1569.28亿。

  西安人口占陕西省的32.77%◎制图/城记智库

  这其中,我们尤为关注先进制造业。

  比如,由陕西汉唐森源实业和西安时代烯科新能源共同实施的碳基先进材料产研一体化及集团总部基地,总投资超20亿。

  该项目将依托上海交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等技术团队在碳基先进材料、石墨烯制备、石墨烯包覆锂离子电池材料、石墨烯应用和锂离子电池等方面的先进科技成果,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产研一体化基地

  比如,由西安唐晶量子科技投资6亿实施的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片研发和生产项目,开展MOCVD 外延设备、芯片验证测试设备及新材料器件等研发和生产。达产后,进一步增强高端装备产业链的强度和韧性

  比亚迪研发中心◎NEWS

  从产业周期上来看,西安高新区具备成为新科技产业的“桥头堡”。目标“先进制造业之都”的西安,元素都到齐了,并极大地改变了西安的产业和发展。

  回顾西安高新区30年的发展史,改革创新和敢为人先是它的两个重要标签,几十年筚路蓝缕为大西安发展创造了众多“第一”。

  再到一诞生就是超高规格的“高新三期”,承担“打造丝路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成为引领大西安的创新服务中心”的重任,这里将形成层次清晰、功能完善、融合互动的功能布局。

  可以说,西安高新区的重要性不止在当下,更关键的是能否引领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这新发展格局下,它也给予自身新的定位:“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一座城市崛起,有包括地理因素、文化传统、产业结构、人才梯队和管理运营等在内多个维度。对于“新移民之城”西安而言,依托“高新”等推动级,走出敢人为先的气魄,尤为重要。

  城记智库城城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半导体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