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8月19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举行的招商大使及专业机构合作签约仪式上,64岁的美国人白杰先正式成为当地招商大使。
白杰先与中国的缘分源于1980年。那年他大学毕业,因专业是中国历史,对中国“充满好奇和好感”,于是决定远赴大洋彼岸。多年间,他在长沙、北京、上海等城市工作生活,涉足教育、微电子、半导体、投资等行业,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
如今在成都科技圈,这位头发花白的“中国通”有个更为人熟知的身份--半导体企业孵化者。2018年,年逾花甲的白杰先跟妻子定居成都,决定再次创业,与美国硅谷的合作伙伴创立半导体孵化公司,孵化中国半导体初创企业。白杰先说,半导体设计需专业的软件及流片,初创企业难以承受。正是看到这一“痛点”及中国的市场空白,他决定创办孵化器,利用手中资源解决“年轻”企业的困难。
【同期】(美国创客白杰先)你要设计芯片、电路,你需要专业的软件,这个软件是非常贵的,一般起步的企业买不起。电路设计完了以后,要交给一个工厂,它要制造,这个流程叫流片,芯片越复杂流片成本越高。我们的网络是全球的,都有工厂的合作伙伴,软件(方)也有很好的合作,整合起来用这个技术服务入股然后孵化企业起来。
【解说】在中国生活多年的白杰先,普通话非常流利。在他看来,如今中国的半导体行业正处在黄金时代。白杰先说,按照他们自己的分析和国内外权威机构的预测,在国家战略的支持以及新能源开发应用、高铁、物联网等其它产业的带动下,从2017年到2025年,中国的功率半导体市场需求量会翻一番。中国半导体初创企业除了要在技术上紧跟步伐,同时还要在运营管理和资源整合上多努力,让企业稳步成长起来。
【同期】(美国创客白杰先)到目前为止我们有15个企业,所以我们不在,这15个企业也不在,我觉得(孵化企业)是有意义的。因为真正做一个好的企业,技术只是一个方面,你必须要好的管理方法,你才可以做起来,所以我们在很多不同的地方,帮助我们孵化的企业站起来。能帮助中国的半导体行业,我能做的事就是这些,就是帮助这些企业做得更好。
【解说】目前,已有15家初创半导体企业入驻,其中一半来自成都本土,另一半从全国慕名而来。白杰先每天会在办公室待上12个小时,与这些“充满梦想的中国年轻人”沟通交流,是他最大的快乐。白杰先说,他会用亲身经历和资源去邀请更多人来成都创业,也将继续致力于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希望能做成中国最好的半导体孵化企业。
【同期】(美国创客白杰先)因为中国人比欧美人努力,愿意吃苦,特别是在互联网(等)任何的商业模式创新很多。新的模式,新的公司,我觉得中国的科学背景、环境,还有中国速度做事情做快,我觉得再过几年应该(与尖端技术)的差距会缩小,更好的时间还在未来。
吕杨成都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