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称,中国企业或于年内开始量产国产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即将迎来量产。而围绕中国企业的半导体国产化,中国为了实现半导体国产化这一夙愿,展现出毫不松懈的态度。
据《日本经济新闻》6月13日报道,长鑫存储是3家国家战略型存储器公司之一,于2016年在安徽省合肥市政府等的支持下成立。公司为了生产面向移动设备等的DRAM芯片,推进了价值55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
![]() |
据多位业内人士称,长鑫存储有望于2019年末至2020年初开始量产。初期生产能力按硅晶圆来换算,每月可达到1万片左右,不足全球产量的1%。不过,对于在高性能半导体方面依赖海外企业的中国来说,这次开始量产则是迈出了一大步。
报道称,中国政府将半导体产业定位为重点产业。2018年,中国半导体国内自给率为15%左右,但中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将自给率提高至40%,到2025年提高至70%。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参考消息。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