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通半导体率先在中国引入28nm SoC设计服务和量产经验
信息来源:bandaoti.biz 时间: 2012-12-13 浏览次数:1345
2012年初,富士通半导体宣布交付其为中小型IC设计公司量身定制的55nm创新工艺制程(可兼容65nm IP、性能堪比40nm工艺),一度引发中国IC设计业的震动。而在日前于重庆举办的“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12年会暨重庆集成电路跨越发展高峰论坛”上,富士通半导体又一次带来惊喜,率先将已经量产的成熟28nm先进工艺和设计服务带给中国高端SoC设计业者。
图1:富士通在重庆ICCAD上展示了成熟的28nm和40nm设计服务及国内外实际量产案例,引发专业观众浓厚兴趣
“55nm创新工艺制程(CS250L和CS250S)推出后中国客户的反馈非常好,这和我们当初推出时的定位策略有关,如55nm transistor不变,65nm IP可以重用等,这使得以前65nm客户可以很容易导入55nm制程。现在已经有2至3家消费类电子的用户在使用了,预计明年初将会有3个Tape out。” 富士通半导体ASIC/COT业务市场部副经理刘哲女士介绍说。
如果说高性价比的55nm创新工艺制程是为了一解处于激烈竞争中的本土中小客户IC设计之“渴”,那么此次富士通半导体带来的成熟已经量产的28nm半导体制造技术则是为帮助中国IC设计业应对高端先进制程SoC设计挑战而生。
高端制程SoC设计的“N只拦路虎”
当半导体制程进入40nm工艺节点以后,成本成为高端SoC设计企业面临的第一只“拦路虎”。如下图2所示为32nm/28nm及22nm/20nm工艺制程投资的各项费用,其中32nm/28nm工艺的收支平衡(Breakeven)为30-40M units,而22nm/20nm工艺的Breakeven更高达60-100M units,这样高的半导体制造成本不只掐住了中小IC业者的喉咙,也成为高端SoC设计厂商的巨大压力。再加上IP方面不菲的投资以及整合验证,财务风险可谓巨大。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半导体网证实,仅供您参考